作為一個社區治理的老典型,綏芬河鎮山城社區經歷了20余年的艱辛探索,這個社區的蝶變之路,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,綏芬河鎮創新實施“紅色引擎”工程,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,以“微治理”凝聚“大幸?!钡纳鷦涌s影。
——黨委領治,從“揣袖子”到“擼袖子”
傍晚,在新利A區2號樓,夕陽的余暉透過樹蔭,斑斑點點灑落到地面。王阿姨邊聽著收音機,邊和往來的鄰居打招呼。
傍晚鍛煉,已成為她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,晚上吃了晚飯,她也會到樓下小廣場,和鄰居們拉家常?!拔覍π^的現狀很滿意。干凈、整潔,住得非常舒服?!蓖醢⒁陶f。
然而幾年前,小區還是另一番模樣。垃圾亂堆亂放、設施殘缺破舊、寵物糞便隨處可見、居民怨聲載道...當時任誰也想不到,這個環境糟糕的小區,會在幾年內大變樣,越變越漂亮,越來越宜居,實現“逆生長”。而這一切歸功于山城社區書記王鳳蘭、老黨員賀麗江...
“以生硬的方法進行管理,不如讓大家參與管理,凝聚起居民群眾的力量,讓他們成為小區治理的主角?!庇辛诉@樣的黨組織和“紅管家”,社區治理就有了“主心骨”。在山城社區的指導和帶領下,新利小區于2014年5月14日成立業委會,小區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業主委員會履行職責,居民發揮自治效能,利用有限的資金,修繕了小區外墻保溫、更換了房蓋,翻修了小區入口路面,安裝了單元防盜門,創建了11個品牌樓道,將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延伸到社會治理的“最前沿”,走出了一條黨員帶頭治理、居民有效參與的小區自治新路子,有效破解了棄管小區治理困局,被評為牡丹江市級示范小區。在新利A區2號樓召開的“實施‘紅色引擎’工程、共建和諧美麗家園”教育成果轉化現場會,獲得了居民的普遍認可,其經驗做法,為全市物業棄管小區管理提供了可靠參考。
——黨建賦能,從“老舊差”到“美如畫”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山城社區共有35個小區,其中2000年以前建造的小區就有17個,隨著時間的推移,出現了不少老舊小區設施老化及便民生活服務設施缺乏等問題。2014年,“綏芬河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”第一個項目完工驗收,作為這個項目的第一站,山城社區集資小區成為了第一個改造項目的幸運兒,改造內容不僅包括更換單元門、外墻保溫、屋面防水、庭院硬化、線纜整理及監控安裝工程,還包括新建化糞池、排水管道、給水管道等,內外兼修,隨著“基礎類”“完善類”和“提升類”工程整體進度的推進,一個個老舊小區華麗“變身”,改造成果受到廣大居民的好評。8年來,山城社區共改造8個小區、20棟住宅樓,一個個“15分鐘”居家服務圈的形成,讓老舊小區的幸福生活“近在咫尺”?!艾F在,真是變化大呀!”“沒想到住這個老樓還能越來越好!”“趕上好時候了,你看看政府投下了多少錢!”……這是近些年王鳳蘭常聽到的老百姓的口頭禪。
一件件實事,堆積出山城社區居民的幸福生活,把原來散亂的人心凝聚在社區黨委周圍,引領基層治理不斷提檔升級,走上規范化道路。這些樸素的感慨也恰如其分地表明,為群眾服務就是竭盡全力,就是一年更比一年好、芝麻開花節節高;就是真切感受人民心中大事小情、萬枝千葉的好溫度,百姓身邊可觸可感、可心可愛的大變化。
——黨群融合,從“獨奏曲”到“大合唱”
步入新時代,城市基層黨建大力推進,共建共治共享大黨建格局逐步建立。山城社區黨委引領、協調聯動各方,社區大黨委聯合13個駐區單位,定期召開聯席會議,還吸引4家草根組織、200余名黨員志愿者,有效破解社區服務供給不足、服務不精準難題。
王鳳蘭深知只有建強基層黨組織,凝聚四方合力,形成全域、全員參與基層治理“一臺戲”,才能更好的解決居民遇到煩心事揪心事時。在她的發掘和與引領下,“小紅帽愛心理發服務隊”落地生根,這支初由50名專業理發技術志愿者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組建的隊伍,于2016年在社區設立了“小紅帽愛心理發室”,近年來常態化為弱勢群體服務5000余次,獲評省“百個志愿優秀服務活動品牌”等榮譽稱號。主人翁意識一旦被喚醒,便化作社區建設的強大力量。山城社區內部自發成立的草根組織越來越多、志愿服務活動越來越豐富,后期又組建了縫紉、小家電維修、鄰里互助、環保清潔、義務治安等九大不同類型的愛心服務隊伍?!按笫滦∏?,不出社區,基本上就能解決?!蓖貘P蘭書記很自豪?,F如今,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功能齊全,“一門式、一張網”“AB崗”,辦事十分便利;依托共駐共建單位、草根組織等載體開展的服務活動覆蓋各年齡段人群;“巧手編織”“家電維修”“義務理發”等群眾文化活動,不斷線開展,居民精神面貌為之一新。
“我們這里沒有服務群眾‘最后一公里’,只有服務群眾‘零距離’?!笔陙?,山城社區情牽“群眾冷暖”,守護“萬家燈火”,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,這篇“為民辦實事”的命題作文,山城社區將凝心聚力,持續書寫下去,做精微治理,做優“家門口服務”,在下一個十年為老百姓匯聚更多的“大幸?!?。
來源:綏芬河鎮山城社區
撰稿:楊洋
校對:王鳳蘭
一審:李梓萌
二審:王璐璐
三審:邊雪菲